1月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止跌回升 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较上月均有明显上升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近日发布的多项数据都显示,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出现改善,企业发展信心开始回升。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昨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SMEDI)为88.9,比上月回升1个点,扭转了去年初以来持续震荡下行态势,上升幅度达到近两年来最高。其中,分项指数和分行业指数均全面回升。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认为,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好转,生产生活秩序逐步恢复,加之春节消费回暖,中小企业发展信心大…
据工信部2月13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局于近期赴天津、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地开展工作调研,了解各地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情况。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各地相关举措后发现,近期,纾困中小企业政策措施不断出台,聚焦企业成长的服务措施常新,助企政策持续加码。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小企业是我国市场主体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就业、促进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中小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敏锐,支持其发展有助于促进内循环,释放消费和内需潜力。 …
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推进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的重点工作。其中之一就是要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坚持把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作为主攻方向,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苏州市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2023年实施方案》提出,以实现全市规上工业企业全覆盖为目标,2023年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项目3000个以上,覆盖规上企业2500家,推动12000家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能力评估。 制造业,是苏州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则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苏州制造又大又强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苏州市坚持…
今年以来,全国多地吹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号角。其中,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重要抓手。 重点领域投资力度加大 河北省计划实施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化”技改专项,内蒙古将继续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方面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江苏省安排专项资金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 “今年以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成为制造业新项目投资、新技术研发和新产品上市的主要方向。”赛智产业研究院院长赵刚介绍,高端化方面,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端装备纷纷上市,国产新能源汽车、国产液化天然气双燃料动力船、国…
近日,多地发布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3年预算报告(以下简称“预算报告”)。《证券日报》记者梳理,多地在预算报告中提出,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并提出了2023年财政重点支持领域,包括助企纾困、稳投资促消费、发展数字经济等,强化精准施策,全力促经济稳增长。 在助企纾困方面,河南提出,更大力度助企纾困。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推动营造一流营商环境,优化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机制,提升政策落实的精准度和实施效果,巩固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成果,持续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海提出…
近日,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下称“《措施》”),进一步推动稳增长稳预期,着力促进中小微企业调结构强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整体而言,《措施》将此前系列分散的稳增长、调结构政策合并,更具系统性。同时,更加注重综合施策、协同联动。每项政策都明确了部门主体,强调多部门联合发挥效用,有利于形成长效协同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国家中小企业研究院副院长孙文凯说。 切实解决生产经营困难 去年以来,受益于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的落地见效,…
2月3日,南京市发布“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出台税费减免、金融扶持、消费促进等10个方面33条政策措施,全面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市场预期。 丰富财税支持手段。南京将全面落实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照税额的50%减征相关税费。支持科创载体发展,免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和众创空间孵化服务增值税,对其自用及提供给在孵对象使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符合条件的创投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对初创科技型企业投资…
今年以来,财税部门接连出台多项减税降费政策,助力企业纾困解难,为经济进一步企稳向好注入强劲动能。 开年首月,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连发两份文件,拉开了今年减税降费政策发力的序幕。1月3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民用飞机增值税适用政策的公告》,明确了民用飞机有关增值税优惠政策。1月9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减免增值税等政策的公告》,明确“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随后,财政部、海关总…
春节后,经济大省相继发布“一号文件”或召开“新春第一会”,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扩投资、促消费等方面,提出了一揽子硬举措,全力拼经济。 “经济大省提出的经济发展重点,核心在于稳经济、促增长、提质量、扩规模。其中稳经济是基础和关键,确保经济稳中求进、进中提质是主旨。”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向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经济大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发力,相信我国经济运行将延续“复”的态势,守住“稳”的局面,增加“好”的成色,拓展“进”的空间,赢取“美”的未来。 节后…
记者1月29日从中国人民银行网站获悉,近日,人民银行印发通知,延续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等三项货币政策工具。此举旨在精准有力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一是碳减排支持工具延续实施至2024年末,将部分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和外资金融机构纳入碳减排支持工具的金融机构范围,进一步扩大政策惠及面,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二是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延续实施至2023年末,2023年继续并行实施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在保障能源供应安全的同时支持经济向绿色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