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份,“经济日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小微企业运行指数”为44.1,与上月持平。分项指数四升两平两降。市场指数为39.6,上升0.1个点;采购指数为42.2,上升0.1个点;绩效指数为44.4,上升0.2个点(近三个月已上升0.4个点);扩张指数为42.6,下降0.2个点;信心指数为41.0,下降0.1个点;融资指数为52.8,与上月持平;风险指数为48.8,与上月持平;成本指数为62.6,上升0.1个点。 七大行业“一升三平三降” 从小微企业各行业运行指数来看,农林牧渔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与上月持平,批发零售业有所上升,其他行业小微企业指数均出现…
为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今年1月1日开始实行。“中小企业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许多中小微企业受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正需要持续的政策支持恢复元气。《办法》的出台,正当其时。”中小企业协会专职副会长马彬说。 据了解,财政部、工信部于2011年印发《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通过预留份额、评审优惠等措施,扩大中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合同份额,目前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
1月20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戴士福率部分在常省人大代表调研ITS智能驾驶研究院,深入了解智能驾驶产业发展情况。天宁区区长许小波,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沈月芬,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汤心宇陪同视察。戴士福一行实地参观了智能网联道路测试车,在新一代国家交通控制网综合运营指挥中心听取云控平台功能介绍,深入了解研究院整体概况。调研中,一行人详细听取研究院标准中心、研发中心、测试基地、示范基地、产业基地五个核心业务板块及封闭测试基地、半开放测试基地和开放测试基地三个测试场地的基本情况,相关负责人围绕研究院自主研发核心产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新的一年,扬州如何做好就业创业工作?近日,在两会现场,记者采访了市政协委员、市人社局局长范耘。 去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6万人 “要创造‘好地方’扬州的幸福生活,就要努力打造更加宜创宜业的发展环境,让每一个创业者都能在扬州尽情放飞梦想,让更多年轻人都能在扬州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今年,人社部门将认真落实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加大对就业重点群体的帮扶,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的就业。”谈起就业创业,范耘这样表示。 就业稳,则民心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在2020年民生“1号文件”中,就…
1月15日举办的国新办发布会再次向市场释放了货币政策未来走向的关键信号。在此次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202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会更加灵活精准、合理适度,继续保持对经济恢复必要的支持力度”、“会坚持稳字当头,不急转弯”。而针对下一步降准和利率下调的空间,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也做出回应称,“当前利率水平是合适的”、“不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历史上的准备金率相比,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都不高”。 记者也从发布会获悉,央行将继续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精准滴灌的信贷政…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了第二批158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截至目前,我国已经有超过1800家的“小巨人”企业,优质中小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小巨人”企业是指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截至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评定出1832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它们的平均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6.4%,平均拥有专利数49.6项,其中发明专利11.8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的企业达160多家。 在“小巨人”企业的引领下,带动各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万多家,遴选单项…
新华社北京1月12日电(记者李延霞)记者12日从银保监会获悉,截至2020年12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超过15万亿元,同比增速超过30%。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持续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强化普惠金融服务,加强监管考核,引导信贷资源精准投放,确保小微企业有效信贷供给持续增长。同时引导银行优化信贷结构,加大对小微企业“首贷”“续贷”拓展力度,丰富信用贷款、中长期贷款等产品,更好地匹配小微企业的贷款方式和期限需求。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末,小微企业信用贷款、续贷余额分别较年初增长31.34%、5…
中国江苏网讯 (记者 邵生余 丁茜茜) 记者从省商务厅获悉,商务部日前发布了2020年新认定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名单。此次认定名单中,江苏共有15家基地入围,包括无锡市新吴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集成电路)等新获认定4家,以及原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机电产品出口基地经考核获认定11家。截至2020年底,全省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共计38家,数量居全国前列。据介绍,全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既涵盖了农轻纺等传统优势产业,又涵盖了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船舶、光伏、工程机械、…
12月29日,姑苏区举行“智汇创新沪苏共融”苏州市大学生公共创业实训基地十周年回顾暨黄浦姑苏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共建活动。现场,上海市和苏州市,黄浦区和姑苏区分别签署了就业创业工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双方将针对创业机制、公共服务体系、创业资源要素、品牌特色服务和共建合作关系协同发展等,开展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探索沪苏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姑苏区人社局副局长成明表示,在战略合作背景下,姑苏区将梳理对接辖区内创业项目,形成重点创业项目库,把主动挖潜、积极引进、向外推介有机结合起来,为辖区创业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