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文件

关于2024年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2024年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市有关部门和单位:

《2024年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3月26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关于2024年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为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我市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提升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和拉动作用,特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抢抓长江口产业创新协同区建设机遇,宽领域融入苏南,深层次对接上海,积极策应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深入实施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三年行动,坚持扩量与升级并重、传统与新兴协同,放大发展优势,加快补齐短板,努力培育服务业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要素加速集聚、增长动能加速涌现,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进一步提升。202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以上,规模以上服务业重点行业营收增长6%以上;培育形成30家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聚示范区、60家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70家两业融合重点单位。

二、重点领域

(一)提升商贸服务品质品位。持续推进“四大商圈、两大集群”、南通开发区通城活力新中心建设,有序推动南大街等重点商圈改造提升。招引品牌首店不少于30家,着力导入一批国内外高端品牌、旗舰店、中华老字号,加快传统购物中心、百货商场向集聚体验、时尚、社交等元素的现代化消费综合体转型。引进更多国际领先的高端酒店品牌,培育一批四星级、五星级旅游饭店,推进旅游和商务住宿配套设施设备、服务品质双提升。推动南通中心(奥特莱斯、名品馆)“十一”开业,导入国际国内一线高端品牌、潮流品牌和各类首店,打造长三角地区消费新标杆。联动上海“五五购物节”开展系列线上线下消费促进活动,持续擦亮“惠聚南通?美好生活”促消费活动品牌,积极培育夜间经济、节日经济等消费新热点,促进高端消费回流,打造辐射苏中苏北地区的高端消费首选地。(市商务局牵头,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通创办及市文广旅局等配合;以下均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市各直属园区管委会、通创办配合,不再列出)

(二)打响“南通好玩”城市名片。举办南通江海国际文化旅游节,创新推出文旅乐购嘉年华、四季游文旅消费推广季等特色活动,完成“南通好玩”小程序建设。推出四季游南通必选榜,打好“江海牌”“张謇牌”“文博牌”,推出“江苏第一缕阳光”“滨江晚霞”“濠河夜游”“动物狂欢派对”“寻迹张謇故里”等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对接上海客源市场,参加上海旅游销售洽谈会、上海旅游产业博览会、长三角文旅惠民市集等展会活动。丰富“音乐+旅游”“演出+旅游”“赛事+旅游”等新业态,推出“跟着中超、CBA去旅行”“跟着博物馆去旅行”“寻味美食去旅行”等品牌项目。谋划举办2024年“梦百合杯”世界围棋公开赛、2024年世界沙滩排球巡回赛等高端国际赛事,全面拉动吃、住、游、购、娱等领域消费。全市旅游总收入突破900亿元,游客接待量突破7000万人次。(市文广旅局牵头,市委宣传部、网信办及市农业农村局、商务局、体育局等配合)

(三)健全现代物流功能体系。建设通州湾长江集装箱运输新出海口,推动洋吕铁路全线、通海港区疏港铁路开通运营,打造“铁路连港区、内河到码头、港口通大洋”的港口集疏运体系,全市集装箱公铁联运量突破15万标箱。扩大物流服务供给,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冷链运输、物流全链条服务,全社会物流总额突破4.2万亿元。推动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和智能装备在物流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力引进智慧物流企业,加快培育“森通网”等一体化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动海门、海安联合争创2024年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市发改委、交通运输局牵头,市科技局、工信局、邮政管理局、沿海集团、港口集团等配合)

(四)增强科技创新服务赋能。推进南通科技大市场建设,积极推动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龙头企业、科技服务机构等科技服务项目落户,高标准建设崇川区检验检测、知识产权服务等省级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特色基地),吸引专业化和品牌化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落户,提升知识产权法律、运营、信息、咨询等专业服务质量,打造“全链条覆盖、多业态协同”的知识产权资源集聚高地,培育一批区域科创核心区、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特色基地)。聚焦海门临江新区、南通市北高新区等重点园区,围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打造一批极具创新活力的优质平台载体,赋能高端制造业和未来产业发展。运用市场化机制,进一步加强科研成果、科技服务与市场需求间的紧密联动,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产品市场化。力争新增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40家以上,规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总数超330家、营收规模总量突破100亿元。(市科技局牵头,市委金融办及市发改委、工信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等配合)

(五)提升现代金融服务能级。积极引入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重点产业为主要投资方向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加强与上海、苏南等地区产业资本、头部投资机构的基金合作,设立主导产业基金,形成“基金+基业+基地”模式。有序推进QFLP试点工作,基金总规模突破2亿美元。加快推进“两湖一山”金融集聚区建设,全市新设基金100只,新增基金管理规模300亿元。促进南通创新区金融商务中心加快集聚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推动招商银行、名古屋银行等揭牌运营。推动银行机构持续加强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服务,新增外汇衍生品首办户企业超160家。推进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通过跨境金融服务平台办理融资业务企业数增加10%以上。举办长三角金融主题培训和论坛,持续提升张謇企业家学院财税金融学院影响力。(市委金融办牵头,市工信局、财政局、人行南通市分行、金融监管总局南通分局、张謇企业家学院等配合)

(六)推动信息服务跨越发展。举办2024年全市软信产业暨“智改数转网联”生态发展大会,推动上海等地“智改数转网联”品牌服务商落户,不断扩容本地服务商资源池。强化服务需求对接,提升软件开发、设计生产、平台运维等全流程数字化服务能力,全年集聚服务商企业不少于10家。充分利用阿里、京东、携程等在通头部企业资源,瞄准集团公司及生态合作伙伴,聚焦软件开发、信息服务、数据创新应用、人工智能等领域,积极推动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和算力中心项目落户,组织招商对接、宣传推介活动不少于20次,力争招引龙头型软件企业1—2家。支持重点软件和互联网服务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培育通过“双软评估”软件企业20家,软件产品80个。加强中关村信息谷、如皋软件园等专业信息服务园区建设,推进信息服务产业集聚,壮大企业群体,净增规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不少于40家。(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科技局、商务局等配合)

(七)促进商务服务专业化发展。加快发展人才培训、高级人才寻访、人力资源测评、管理咨询等新兴业态,建设智能化人力资源市场,实现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和职业供求信息的精准采集、对接,进一步畅通企业用工信息发布、对接、服务渠道。以江苏南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主阵地,建设“一园多区、一区一品”的人力资源服务集聚载体。充分发挥会展平台作用,全年举办车展、房展、家博会、动漫展等各类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展会活动不少于20场,提升南通会展品牌影响力。建设数字广告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法律服务、财务管理、专业咨询等专业服务,争取更多国际化咨询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落户。(市商务局牵头,市科技局、工信局、司法局、财政局、人社局、住建局等配合)

(八)提升居民服务便捷化水平。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家政服务融合发展,推广“微生活”“云社区”等新兴服务模式,支持家庭管家、涉外保姆、整理归纳师、涉外家政服务等家政新业态发展,推动家政、物业等行业企业规模化、服务产品化、人员组织化。大力发展家政电商、“互联网+家政”,引导家政企业和家政服务员进驻商务部家政服务信用信息平台,提升家政消费市场供给能力和便捷化水平。建立社区服务业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展社会服务、物业管理、餐饮、车辆保养维修、便民商业等社区服务。抢抓“宠物经济”快速发展机遇,发展宠物托管、宠物美容、宠物医疗、宠物保险等关联业态,培育本土宠物服务品牌。(市商务局牵头,市委金融办及市发改委、工信局、人社局、住建局、农业农村局、卫健委等配合)

(九)增加“健康南通”优质服务供给。建成投用通大附院新院区,加快推进市中医院迁建和市应急医院建设,高标准优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覆盖率超45%。争创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改革、专科联盟建设,完善分级诊疗体系。持续做好南通中医药特色方药挖掘、特色技术传承,培育壮大中医药特色专科。鼓励支持各类社会资本兴办健康咨询、健康体检、专业护理、养生康复、心理健康、母婴照料等个性化、多样化健康服务机构。深化普惠托育国家试点,创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发展各类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等多样化婴幼儿照护服务,新增市级以上普惠托育机构20个、普惠托位3000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1个。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打造高等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善居民个人电子健康档案,提供“防、诊、治、管、健”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市卫健委牵头,市工信局、民政局、医保局等配合)

(十)擦亮“链式养老”服务品牌。出台南通市养老服务条例。加强对空巢独居等困难老人居家养老智能监测服务,新增家庭养老床位1000张。完善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加快建设分布式、多功能、专业化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新建或改造10家社区长者驿家,改造提升60个城市社区助餐点、90个示范性村级互助养老睦邻点。积极培育发展银发经济,支持中高档养老机构开发集养生保健、医疗康复、精神文化、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健康养老服务,打造中医药康养、温泉康养、游憩康养等特色品牌。建立“银发顾问”制度,提供政策咨询、方案建议、资源链接等养老服务。推进养老护理专业人员职称评定和技能等级认定。(市民政局牵头,市发改委、司法局、商务局、文广旅局、卫健委等配合)

三、重点任务

(一)实施项目增效行动。依托船舶海工、高端纺织、生物医药等先进制造业优势产业集群,大力招引研发设计、软件信息、新能源后运营、医药研发测评、供应链智慧物流、人力资源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强链补链项目;聚焦现代商贸、数字文旅、智慧康养等领域,大力招引具有国际品位的高端消费服务项目。进一步整合主城板块优质楼宇资源,赴上海、苏南等重点地区开展定向招商推介,重点招引企业职能总部和功能性机构、研发设计、软件开发、高端商务等企业落户,实现以楼聚产、以产兴楼。建立健全市级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系统,实现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全流程监测、实时化预警、精准化服务,新开工亿元以上服务业项目30个以上。(市发改委牵头,市委宣传部、网信办及市科技局、工信局、民政局、商务局、文广旅局、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等配合)

(二)实施企业引育行动。引导服务业重点企业加快创新转型,实施一批行业特色鲜明、带动作用明显的示范项目,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品牌力,培育一批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领军企业。高质量开展企业入规上限培育,加快推动小升规、个转企、产转法和工贸分离,推动在通的办事处、分公司注册成立独立法人公司,支持在通的独立法人子公司争取更多总部业务,通过政策引流、产业虹吸,吸引区域总部与职能总部落户。围绕石化、LNG、铁矿石等领域,加快招引培育一批重点批发企业,重点利用江海岸线和储罐资源,吸引石化贸易平台企业落户,壮大经营规模。全市新增规模以上服务业重点行业企业180家,净增年销售额超2亿元批发企业不少于10家、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零售企业不少于10家、年营业额超500万元住宿企业或超1000万元餐饮企业不少于10家。(市发改委牵头,市科技局、工信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文广旅局、税务局等配合)

(三)实施载体升级行动。依托船舶海工、高端家纺、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集群优势,加快培育一批科技研发、信息技术服务、创意设计、人力资源等服务业集聚区。以主城区为重点,大力招引国内知名楼宇运营品牌团队,打造一批亿元楼宇和主题楼宇,为南通导入更多服务业项目要素资源。在崇川区试点建设集数据统计分析、企业画像、招商图谱个性化定制等功能于一体的楼宇大数据信息系统,促进楼宇专业化、智慧化、品牌化发展,主城区重点楼宇入驻率提升至75%以上。聚焦家纺、家具、电动工具、海产品等南通特色产品领域,综合考量市场容量、发展前景、周边竞争等情况,针对性制定专业市场培育计划,扩大辐射范围和营销规模,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专业市场品牌,促进传统批发商向品牌营销、仓储配送、信息、金融等综合服务商转变。(市发改委牵头,市委金融办及市科技局、工信局、人社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广旅局、市场监管局等配合)

(四)实施融合创新行动。推动高端家纺、电子信息等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全面开拓工艺设计、信息服务、产品运维、营销策划等服务领域,鼓励企业由产品生产商向服务方案提供商转变。持续提升信息、科技、金融、物流、商贸服务等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的能力,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服务,借助南通乡村旅游节,深度开发乡村民俗体验等农村新业态。运用“互联网+”“文化+”“生态+”“健康+”“旅游+”等新理念新手段,支持服务业各行业相互融合,培育融媒体、特色文旅、智慧康养、数字文创等新业态,促进“文商旅体农”一体化融合发展,打造“体验式”“沉浸式”旅游消费新IP,拓展服务增值空间。(市发改委牵头,市委宣传部、网信办、金融办及市科技局、工信局、民政局、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商务局、文广旅局、卫健委、体育局等配合)

(五)实施数智赋能行动。深化数字产业前瞻布局,超前在元宇宙、未来网络、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类人机器人等领域布局一批未来型服务产业,提升研发制造、采购分销、物流配送等全链条数字化水平,引导传统企业采取网络零售、在线批发、代运营、网上大宗交易等方式拓展产销渠道。聚焦先进制造业优势产业集群,深化企业级、行业级、区域级双跨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体系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区块链、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支撑能力,强化设计、生产、运维、管理等全流程数字化功能集成,新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6家。(市工信局牵头,市发改委、科技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文广旅局、数据局等配合)

(六)实施消费提质行动。积极培育夜间经济、体验经济等新热点,借助南通家纺电商直播节,推动数字消费扩容提质,打造“夜间集市”“夜游美术馆”等文旅消费新场景。推动医养康养深度融合,提升高品质养老服务产品供给能力。在主城区试点建设重点商圈智慧监测系统,对商圈人流、商户经营情况、业态景气程度进行监测分析,精准描绘客群画像和业态供给画像,通过数智信息引流获客。推动重点商圈周边柔性执法改革,激发“地摊经济”活力,探索利用支路里弄设置夜间短时临停泊位,促进商圈人气集聚,激发夜间消费活力。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保持打击假冒伪劣的高压态势,持续推进放心消费创建各项活动,探索建立厂商一体化无理由退货机制,增强消费者满意度和幸福感。(市商务局牵头,市发改委、公安局、民政局、城管局、文广旅局、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等配合)

(七)实施区域协同行动。主动对接策应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南通导入更多服务业创新发展要素。聚焦科技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领域,深度嵌入产业链后端业态,形成研发总部在上海、苏南,测试检验、宣传推广、座席客服、职能总部等在南通的协同产业链条。推动实现与长三角周边城市消费活动打造、旅游线路开发、文化内涵输出的同频共振,促进信息互通、政策互惠、节日互庆、客源互送、目的地互推,向长三角周边城市输出更多南通消费产品、为南通导入更多消费人群。(市发改委牵头,市委金融办及市科技局、工信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文广旅局等配合)

(八)实施开放拓展行动。深耕家纺服装、电动工具、健身器材等优势领域,深化“跨境电商+市场采购+产业带+海外仓”协同发展,培育专业化跨境供应链服务平台本土品牌,跨境电商贸易额增长50%以上。出台《南通市服务贸易促进指导目录》,推动运输、加工服务等传统服务贸易转型升级,支持研发设计、知识产权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大力发展数字贸易等新业态新模式,提升服务贸易商国际竞争力。加快通州湾、洋口港、启东港口岸扩大开放配套设施和拟开放码头建设,推进南通机场进境食用水生动物、冰鲜水产品、水果等指定监管场地获批建设验收。(市商务局牵头,市工信局、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机场集团等配合)

(九)实施人才引领行动。优化市级人才政策,放宽企业实用性人才界定标准,探索运用与知名院校联合办学、设立高校在通基地等方式,构建高校与企业联合育才用才机制,全方位优化就业创业、住房保障、教育医疗、技能培训等人才配套服务。充分运用“南通人才线上展厅”、人才推介等线上线下渠道,开展南通发展环境及人才政策宣讲推介,持续办好人才夜市、南通人才日等各类活动,专门开辟服务业人才专场。深入实施“百校千企万岗”青年人才招引计划,为服务业企业提供“零成本”的赴外招聘服务。(市人社局牵头,市教育局、科技局、住建局、卫健委、医保局等配合)

四、组织保障

(一)健全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调整充实市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下设市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工作专班,健全专班联系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细化分工、深化落实,形成高位统筹、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格局。市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工作专班负责本行业高质量发展研究谋划、任务推进、项目招引、消费促进、指标运行等相关工作,各板块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贯彻落实举措,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市发改委牵头,市委金融办及市科技局、工信局、民政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文广旅局、卫健委等配合)

(二)建立专班招商机制。市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工作专班负责开展专班招商,年初制定招商工作目标和推进计划,实时更新靶向招商目录,按月调度招商工作进展,每个专班全年组织不少于2次行业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各板块参照组建本地区服务业招商专班,配足配强专职招商人员,加强服务业招商业务培训,持续提升服务业项目招引成效。(市发改委、商务局牵头,市委金融办及市科技局、工信局、民政局、文广旅局、卫健委等配合)

(三)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建设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数据指标实时共享平台,将服务业增加值、投资、开票销售、应税销售、规上服务业营收、新增规上服务业单位数等全口径指标,规上重点行业在库企业营业收入、开票销售、应税销售等核算口径指标,以及市级服务业行业主管部门自统行业发展核心指标等全面纳入数据共享平台,进一步打通数据壁垒,畅通数据信息共享和应用渠道。(市统计局牵头,市委金融办及市发改委、科技局、工信局、民政局、商务局、文广旅局、卫健委、税务局等配合)

(四)健全政策支持机制。进一步放大市级服务业引导资金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对关键产业补链项目、创新平台载体、高技术服务及新模式、新业态项目予以重点支持,加强对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等重点领域龙头型、总部型企业政策引流力度。市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工作专班负责对本行业现行政策进行实时归集、提出优化建议,进一步提升政策竞争优势,防止市内政策“内卷”。(市发改委、财政局牵头,市委金融办及市科技局、工信局、民政局、人社局、商务局、文广旅局、卫健委等配合)

(五)健全服务保障机制。建立市现代服务业重点行业工作专班牵头、各板块负责、服务业重点载体平台具体落实的重点项目、企业服务机制,全面落实支持服务业发展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开展企业开办、经营各个环节的代帮办服务,针对性提供租房、融资、管理、法律、通讯等方面的综合服务,开展面向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的服务需求对接活动,切实增加企业在通经营的获得感,加快构建“热带雨林”式的创新创业生态。(市发改委牵头,市委金融办及市科技局、工信局、民政局、司法局、人社局、商务局、文广旅局、卫健委、数据局、税务局等配合)

(六)健全考核促进机制。加大对本意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实施情况的监督考核力度,实时调度目标完成、任务推进、招商进展、项目建设、企业培育、政策落地等情况,行业核心发展目标完成情况全面纳入机关高质量考核,服务业增加值核算基础指标全面纳入高质量考核体系。聚焦新开工重大投资项目、新引进重点服务业企业等,围绕入库投资、营收产出等核心指标,制定覆盖招引、开工、建设、运营转化、入规上限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业项目专项考评办法。建立服务业项目集中亮晒机制,每季度产业项目观摩安排服务业项目数量不少于2个。(市发改委牵头,市委金融办及市科技局、工信局、民政局、人社局、交通运输局、商务局、文广旅局、卫健委等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