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19
政策级别:市级
发文部门:镇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政策主题:引导扶持
镇人社发〔2022〕33号
各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各处室、单位:
现将《镇江市人社系统积极应对疫情保企业稳就业惠民生十条政策措施》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镇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2年4月15日
为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加大人才人口导入,强化惠企惠民政策支持,根据省人社厅《关于积极应对疫情进一步做好保企业稳就业惠民生工作的通知》(苏人社发〔2022〕35号)精神,结合镇江实际,提出如下政策措施。
一、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延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费率继续按1%的比例执行,其中单位缴费比例为0.5%,个人缴费比例为0.5%。各地要主动加强与当地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按时准确提供参保企业缴费基数、参保人员名单等信息,确保降费政策落到实处。(责任单位:局就业处、市社保中心、市就业中心,各市、区人社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下同)
二、继续实施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对经认定的困难企业,继续实施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三项社会保险费政策,期限不超过6个月。根据省统一部署,对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等特困行业,可申请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间免收企业滞纳金。(责任单位:局养老保险处,市社保中心,各市、区人社局)
三、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2022年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其中,大型企业和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仍按上年度企业(机构)及其职工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将中小微企业和以单位形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各地要迅速开展大数据比对,全面推行“免申即享”经办模式,确保5月底前有实际发放,上半年发放金额达到全年预计目标的50%以上。(责任单位:局就业处,市就业中心,各市、区人社局)
四、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和信贷支持。对受疫情影响而导致归还创业担保贷款困难的企业及个人创业者,可按规定向经办银行申请展期。对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保障供给企业,优先受理和发放创业担保贷款。加快实施支持民营发展“苏岗贷”计划,对吸纳就业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民营企业和创业企业,提供免抵质押贷款及优惠利率支持。各地要积极加强与当地财政、人民银行、经办银行等沟通协调,进一步完善富民创业担保贷款及财政贴息政策,加大对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创业企业贷款支持力度,保持全年创业担保贷款发放稳中有升,“苏岗贷”发放有所突破。(责任单位:局就业处,市就业中心,各市、区人社局)
五、加大留工培训和技能培训支持。允许具备条件的失业保险统筹地区,再拿出4%的失业保险基金结余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并向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具体政策根据省统一部署另行制定。支持受疫情影响企业广泛开展在岗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练兵活动,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组织实施数字技能提升行动,各地要积极加强与当地财政沟通协调,适当提高数字技能类职业工种培训补贴标准。(责任单位:局职建处,市就业中心,各市、区人社局)
六、精准落实社保和就业见习补贴。用足用好各类企业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小微企业吸纳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政策。加快落实企业女职工产假期间社保补贴政策,对企业为女职工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按规定给予补贴。鼓励“四群八链”重点企业、重大产业项目、规上企业、创新企业等申报就业见习基地,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兑付就业见习补贴。见习基地学员因疫情影响缺勤的,视作正常出勤;见习暂时中断的,见习期限及生活费等期限顺延。见习基地2022年12月31日前与学员签订劳动合同且见习期未满的,给予见习基地剩余期限见习补贴。(责任单位:局就业处、人才开发处,市就业中心、市人才中心,各市、区人社局)
七、强化企业招才用工保障服务。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市县联动”用工保障服务机制,新立项、新开工的产业项目以及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均可通过“镇江人社微信公众号—企业用工诉求平台”填报用工需求。对用工达20人及以上的产业项目和企业,及时落实用工服务专员,“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建立项目企业用工动态清单,有针对性帮助企业组织开展专场招聘、劳务对接、校企合作、岗位外包、校园“云招引”等保障服务。支持企业间开展共享用工,对通过共享用工稳定职工队伍的企业,阶段性减免社保费、稳岗返还等政策可按规定继续实施。(责任单位:局就业处,市就业中心、市人才中心,各市、区人社局)
八、支持开发临时性公益性岗位。各地可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在镇(街道)、村(社区)及时开发一批卫生防疫临时性公益性岗位,补充基层防疫工作力量,过渡性安排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农村低收入人口以及因受疫情影响暂时无法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和无法返岗的农民工。对安置符合城乡公益性岗位人员条件的给予岗位补贴,补贴标准参照当地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或月最低工资标准,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责任单位:局就业处,市就业中心,各市、区人社局)
九、切实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各失业保险统筹地区要加强失业保险基金精算管理,在留足基金备付期、确保失业保险待遇发放的基础上,合理安排促就业、防失业支出。根据省统一部署,延续执行失业保险保障阶段性扩围政策,年底前继续向参保失业人员发放失业补助金。各地要深化失业保险“畅通领、安全办”专项行动,全面推行一网通办、全市同办,开通24小时网上申报平台,确保失业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失业保险金等待遇。(责任单位:局就业处,市就业中心,各市、区人社局)
十、全力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各地要把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首要工作,压紧压实工作责任,细化实化政策措施,全力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将参保企业全部纳入用工监测范围,动态掌握企业用工、裁员等变化情况。出现中高风险疫情的地区,监测周期由月报改为半月报,疫情严重的地区改为周报。积极协同发改、工信、商务、统计等部门,建立重点领域舆情分析、信访跟踪等联合处置机制。统筹做好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充分发挥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作用,引导劳动关系双方相互体谅、共克时艰,保持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及时向市局报告。(责任单位:局就业处、劳动关系处、信访处,市就业中心、市劳动监察支队、市劳动仲裁院,各市、区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