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5-08-05

政策级别:市级

发文部门:

政策主题:引导扶持

点赞

收藏

转发

《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8月5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南京市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现就有关政策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聚焦重点环节分领域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十五五”期间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政府也于2024年底出台了《江苏省加快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达到4.5万亿左右,加快发展软件信息、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14个省级重点领域。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精神、加快构建“十五五”现代化产业体系,我市今年将制定出台生产性服务业行动方案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任务统筹推进。方案编制过程中,先后调研学习了重庆、杭州、成都、武汉等地做法,会同高校专家开展研究论证,与企业座谈深入了解政策需求,并先后两次征求并吸纳了各有关部门、各板块意见,经市政府办公厅审议后印发实施。

二、总体考虑

行动方案在贯彻落实好省级文件要求的同时,更加注重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特点和优势,将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任务落实落细。

(一)产业领域更加突出我市特点和关键环节。生产性服务业门类多、细分广,且随着今年来服务业、制造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行业分工也持续细化。从统计分类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包括软件信息、科技服务、金融服务、交通运输、租赁商务、批发贸易等6个大类行业,省级文件提出了14个行业领域,市级行动方案聚焦我市产业固强补弱,以6大行业为依托,更进一步细分提出了信创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电商等19个细分领域,其中11个与省级文件基本一致,有8个为我市新增或在省级基础上调整。

(二)指标设置注重共性承接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省级文件提出了到2027年生产性服务业总量规模、行业发展、主体培育等各类目标19个。为确保省级文件在我市的落实落细,市级行动方案不仅将省级目标全部对照落实,同时还根据我市产业定位和特色,增加完善了部分特色化目标任务,共设置量化目标25个。

(三)实施路径紧密把握国家战略和市场需要。省级和市级文件中均提出实施“六大工程”,其中市级有3项(主体培育、产业融合、载体集聚)与省级文件保持一致,另提出了“标准品牌、就业创业、开放场景”等3项工程,主要考虑一是更好把握国家试点契机,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和自贸区南京片区是我市在国家层面的试点,在市级方案中予以体现;二是由于服务业的标准品牌建设和就业促进作用在市场经济地位越发重要,也在市级方案中予以强化。

三、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包括四个方面主要内容:

一是发展目标。从产业能级跨越提升、融合水平持续深化、企业培育成效显著三方面提出2025—2027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目标,包括总量规模、行业地位、主体培育等。

二是重点领域。聚力发展软件信息、科技研发、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和产业平台6大类19个细分领域,基本覆盖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门类。

三是实施六大工程。实施市场主体培育、两业深度融合、平台载体集聚、标准品牌提升、就业创业促进、开放场景拓展等六大工程。

四是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统筹组织、健全落实机制、强化政策激励、完善监测体系等,确保方案落实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