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08
政策级别:市级
发文部门:宿迁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政策主题:监督管理
2022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江苏省地方金融条例》《江苏省融资担保公司监督管理细则》以及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文件精神,坚持依法行政,扎实开展监督检查,持续推动融资担保行业健康平稳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行业基本情况
截至2022年末,我市共有23家融资担保机构,其中,法人机构17家,分支机构6家;国有及国有控股机构21家(含分支机构5家),民营2家(含分支机构1家),国有机构占比91.3%;注册资本合计60.82亿元,国有资本60.52亿元,占比99.5%。从单户资本规模看,注册资本10亿元以上机构1家(宿迁市国昇担保集团);注册资本5亿元(含)以上机构3家(泗阳三联担保、泗洪盛达担保、市同创担保);1亿元(含)—5亿元之间机构12家;亿元以下机构1家(民营)。2022年,我市23家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282.66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在保余额186.68亿元,占比66%,同比增长60.5%;当年新增担保总额210.26亿元,同比增长44.4%,其中,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新增担保总额174.65亿元,占比83.1%。
二、本年度行业监管工作情况
(一)强化日常监管。一是强化现场监管。严格按照融资担保行业相关监管规定,组织开展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下发整改通知,并通报至县区,要求属地监管部门督促落实整改,压实属地监管责任,推动合规经营。同时,督促县区按季度对辖区内融资担保机构组织开展现场抽查。年内,市级累计现场检查18家次,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8份。二是强化非现场监管。利用省融资担保行业监管信息系统,每月查看审核各机构报表,及时分析融资担保机构、行业运行情况,第一时间掌握各机构业务及风险情况。三是部署开展专项检查。为进一步规范全市融资担保机构经营,先后部署开展融资担保机构有关政策落实情况排查、资产管理专项检查,重点关注融资担保机构资金运用、业务开展、政策落实等情况,对于排查发现的问题,按行业监管政策规定,从严督促整改,严防行业风险。四是配合做好行业监管评级。根据省局统一部署,高质量完成行业监管评级,加强与省局委派的第三方机构沟通对接,协助做好省级负责的18家融资担保机构的现场检查工作,并及时上报监管评级初审意见。
(二)严把审批、备案关口。一是严格落实融资担保机构变更备案制度。充分利用我市工商证照联动系统,及时了解各融资担保机构工商登记变更情况,指导融资担保机构按时做好变更备案工作,并做好相关融资担保机构备案检查、上报工作。全年累计完成变更备案事项11个,对融资担保机构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的重大股权变更事项开展专项检查1次。二是按规定做好融资担保机构行政许可的核查、转报等工作。完成市恒通担保、金诚担保申请注销许可事项的材料初审、上报请示,并在省局批复后,第一时间在局网站公示相关信息。
(三)强化督查考核。一是充分发挥考核导向作用。年初,将新增融资担保总额、融资担保机构现场检查频次、检查质效等纳入对县区的金融工作考核,切实提高属地监管部门思想认识,压实属地监管职责。二是考核推动聚焦主业。对银行、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实施双向考核。一方面,把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支小支农业务占比、担保费率等业务经营情况纳入对各县区的金融工作考核;另一方面,把银行机构与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情况纳入全市银行机构的目标考核,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聚焦支小支农主业,做大业务规模。三是持续开展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督查。每月统计监测业务数据,定期通报相关县区并转送财政、国资等主管部门,对指标落后县区,及时发函提醒,全年累计下发提醒函13份。
(四)信用助力提升监管效能。我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在融资担保行业试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的通知》(宿金监发〔2020〕35号)《关于加强融资担保机构信用等级评价结果运用的通知》,以年度合规评价结果为依据,从基础管理、业务经营、资产管理、监督管理、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和综合评价等六个方面进行动态评价,试行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截至目前,属地监管部门已根据信用等级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对担保机构的现场检查频次,并对信用等级C级的担保机构及时下发整改通知书,对信用等级D级的担保机构的相关负责人进行了约谈,累计下发整改通知书7份,约谈机构8家。
三、本年度促进行业发展工作情况
(一)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设立宿迁市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金融专项),对市区(含宿城区、宿豫区、经开区、洋河新区)融资担保机构当年增资及符合条件的代偿业务给予风险补偿。年初,联合财政部门印发《关于申报2021年度市级产业发展引导资金(金融专项)项目的通知》,指导担保机构做好项目申报。年内,累计下发融资担保机构增资风险补助351.11万元,代偿风险补助72.72万元。
(二)优化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推动新设泗阳中小企业担保、泗洪苏盛担保,调整优化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结构,实现市、县全覆盖。同时,出台市级支持政策并通过考核推动政府性融资机构聚焦主业,充分发挥支小支农作用。截至2022年末,5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41.3亿元,当年新增担保金额42.81亿元,当年新增小微和“三农”领域担保金额占比99.1%,其中,当年新500万元、1000万元以下小微和“三农”领域担保金额分别为28.53亿元、41.57亿元,占比分别为67.3%、98%,支小支农质效明显提升。
(三)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开展多层次政策宣传活动,推动融资担保机构创新业务模式,深化交流合作,提升服务质效。2022年,先后组织开展地方金融组织调研、助企纾困政策及产品线上宣讲、担保行业交流会、“微企易贷”产品推介会等活动,拓宽政策宣传范围,深化银担合作,有效对接融资需求。同时,充分利用省级宣传媒体,宣传推广行业发展成效,提升行业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宿迁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在省级媒体荔枝网、荔枝新闻宣传推广并被宿迁报省信息期刊采编,《宿迁市融资担保机构业务交流会活动在泗洪召开》被今日头条、荔枝网等媒体广泛宣传。
四、支持小微、三农、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行业优秀做法
(一)严格落实各项助企纾困政策。一是为受疫情影响的存量小微企业、“三农”客户办理续贷、续保,对因疫情暂无还款能力的企业,视情适当予以延期或减免相关费用。二是加大对受疫情影响的中小微企业的担保支持力度,简化审核手续,提高办理效率,调降担保费率。2022年,全市融资担保机构累计为受困企业办理担保业务10132笔,担保金额141.9亿元,办理续保业务1631笔,续保金额81.78亿元,减免费用超1亿元。
(二)创新融担产品体系。盛达担保创新推出“创业贷”产品,推动县域创业担保贷款实现批量式爆发增长。2022年全年,累计担保7734笔,业务金额11.40亿元。推出的“规上贷”产品,帮助乡镇初创型企业成功融资,快速实现“小升规”,已成功办理“规上贷”担保贷款11笔,业务金额3178万元;推出的“满仓贷”产品,帮助县域粮食购销主体缓解融资压力,已成功办理“满仓贷”担保贷款29笔,业务金额7244万元。润达担保创新开展项目建设贷款担保,为区内重大项目厂房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保证项目建设如期进行;针对农业企业无法提供足额的不动产抵押物情况,大胆尝试农用大棚设施抵押担保业务,为国沣农业、润道农业项目分别提供500万元、1000万元担保贷款;参与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该产品惠及宿城区14家科创企业,汇聚114项专利,通过“量化”知识产权,实现从“知产”到“资产”的变现。
下一步,我局将严格按照《江苏省地方金融条例》和担保行业监管细则要求,做细做实日常监管工作,认真履行监管职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监管质效。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推动业务交流,引导和促进融资担保行业健康发展,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地方金融力量。
宿迁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023年10月8日
江苏省地方金融条例
202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