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3
政策级别:市级
发文部门:南京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政策主题:引导扶持
根据《财政部办公厅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4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办建〔2024〕23号)等文件精神,为深入落实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和全市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工作要求,以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优质中小企业群体,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南京范式”,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一)总体目标
聚焦全市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3个试点细分行业(以下可简称“试点行业”),到2026年试点期满时,推动不少于650家工业中小企业(含62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且数字化水平均达到二级及以上,其中数字化水平达到四级企业不少于40家。实现试点行业规上工业中小企业(含10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达到二级及以上的比例不低于95%。
(二)细分目标
——打造试点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样板,建设智能工厂(车间)65个、上云用云中小企业300家。
——强化试点行业优质服务资源供给,遴选发布数字化服务商60家、“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100个。
——引导试点行业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含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0家,新增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总量200件。
——鼓励试点行业中小企业结合数字化改造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新增60个产品进入全市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
二、重点任务
(一)遴选试点企业建立需求清单
以试点行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规上工业中小企业为基础,按照“一把手改造意愿强、生产经营稳、管理基础好、具备一定数字化改造基础”等原则,分批次征集遴选试点企业。智能电网产业重点聚焦“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通信、能源服务、电网安全”九个关键环节,智能制造装备重点聚焦轨道交通、机器人和工业母机三个高端装备细分领域,集成电路重点聚焦设计、材料、装备、制造、封测五个关键环节,优先选择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中小企业作为数字化改造重点对象,并结合试点实施情况进行适当调整,试点期第一年内基本完成试点企业遴选。针对纳入试点中小企业共性和个性需求,聚焦创新、市场、提质、降本、增效、绿色、安全等方向,通过组织开展线上线下问卷调研,面向每个细分行业分别形成数字化转型需求、问题和场景清单。聚焦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三个试点细分行业,分别遴选试点企业240家、230家、180家左右,总数不少于650家。
(二)打造数字化服务商资源池
对照纳入试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清单,面向全国分行业公开遴选满足企业需求、专业能力强、数量适中的综合型、行业型、场景型服务商。结合试点行业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和企业亟需,智能电网行业重点遴选大电网安全稳定与控制、智能电网调度、继电保护、操作系统与云平台一体化、控制系统等方向服务商,智能制造装备重点遴选智能装备和设备联网、智能仓储和精准配送、车间作业实时调度、产品信息跟踪追溯、能源消耗智能管控、安全生产水平提升等方向服务商,集成电路重点遴选产品和工艺设计、设计数据库和知识库、国产全流程EDA、生产过程管理和优化、智能检测等方向服务商。探索数字化改造总包服务模式,鼓励综合型服务商牵头行业型和场景型服务商组成服务商联合体,为试点企业提供一揽子、一站式转型服务。构建分级分类管理和动态评估机制,根据服务商绩效、被改造企业满意度等开展星级评价,实行数字化服务商资源池滚动管理和动态调整。聚焦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三个试点细分行业,分别遴选各类数字化服务商各20家左右、总数不少于60家。
(三)培育高水平“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
面向入选数字化服务商遴选匹配试点企业需求、市场需求强烈、性价比优势明显的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对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应用情况进行跟踪评价和动态管理。聚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仓储物流、营销服务等关键业务环节数字化,遴选推广一批工业软件、智能硬件、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引导试点行业中小企业提升精益生产和智能制造水平。围绕财务、办公、人力资源等管理环节数字化,遴选推广一批财务流程自动化、协同办公平台、标准化人力资源管理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引导试点行业中小企业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鼓励各板块引导企业与服务商深化合作,通过政府组织集中谈判、企业带量采购等方式,低成本推广使用一批“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降低中小企业转型成本。结合数字化服务商遴选,聚焦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三个试点细分行业,分别遴选“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各30个左右、总数不少于100个。
(四)推动企业深度数字化改造
实施数字化改造。通过政策激励、供需对接等方式,引导试点企业自主选择数字化服务商以及“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因企制宜、软硬结合、小步快走地实施一批数字化改造项目。普及宣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智能制造典型场景参考指引(2024年版)》等标准指引,场景化实施改造。支持企业系统部署资源规划(ERP)、云化制造执行(MES)、高级计划与排程(APS)、仓库管理(WMS)、订单管理(OMS)、运输管理(TMS)等软件系统,推动生产设备和信息系统全面互联互通。结合国家和省市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引导企业以设备数据采集为重点,通过部署传感器、射频识别、网关等数字化工具和设备,对工业现场“哑设备”进行“微改造”“轻改造”,进一步提升设备数字化水平。
培育智能车间。引导试点行业中小企业聚焦计划调度、生产作业、设备管理和质量管控等核心环节,实现从订单执行、设备运行和质量控制等初级优化,到车间高级排程、人机协同制造、设备可预测性维护等高级改造的逐步升级。聚焦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三个试点细分行业,分别新培育智能车间(基础级智能工厂)各15个左右、总数不少于50个。
培育智能工厂。鼓励试点行业重点企业对标国内领先水平,聚焦订单管理、生产运营、质量控制、仓储物流和能源管理等主要环节,实现从产品设计优化、生产执行优化和质量精准追溯等核心业务智能化改造,逐步延伸到智能排产、智能生产、智能仓储和智能服务等全业务过程,带动行业和区域整体智能化水平提升。聚焦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三个试点细分行业,分别新培育智能工厂(先进级智能工厂)各7个左右(含5G工厂)、总数20个左右。
(五)探索“链式”转型新模式
发挥试点行业龙头企业、重点企业牵引作用,在试点行业推动大企业通过订单牵引、技术扩散、资源共享、场景开放等方式,探索中小企业技术赋能、供应链赋能、平台赋能和生态赋能等四大典型“链式”转型模式,引领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和产业集群内中小企业“链式”数字化转型。聚焦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三个试点细分行业,分别新培育“链式”转型典型案例各10个左右、总数不少于35个,分别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转型20家左右、总数不少于65家。
(六)大力培育优质中小企业
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国办发〔2024〕43号),深化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和专精特新“千校万企” 紫金行动,引导企业坚持专精特新发展。聚焦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三个试点细分行业,分别新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含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各20家左右、总数不少于60家,以及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
(七)开展数字化转型成效评测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最新版《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试点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南》,分事前和事后两个阶段开展数字化转型水平评测。企业数字化改造前,组织数字化服务商和专业评测机构,指导试点行业中小企业从数字化基础、经营、管理、成效四个维度综合评估自身数字化发展水平,明确企业短板弱项,为后续有针对性地开展数字化改造明确路径。企业数字化改造完成后,经报江苏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同意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选择第三方专业评测机构,为试点行业中小企业提供专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服务并出具报告。
(八)复制推广转型样板
引导试点行业中小企业按照上云用云、低成本改造、典型场景应用、智能车间、智能工厂、高水平复杂场景应用等方向,提炼总结一批“看得到、听得懂、对得上、学得会、易复制”的样板企业改造经验,遴选基于试点行业共性问题兼顾企业个性需求的试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样板企业,形成一批面向全行业中小企业、可复制推广的数字化改造解决方案、经验做法和典型案例,并以试点行业中小企业成功实践引领带动其他行业中小企业普遍转型。鼓励各区(园区)、试点企业和数字化服务商积极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方法路径、市场机制和典型模式,打造数字化转型样板模式,并向全市其他行业进行复制推广,实现“试成一批、带动一片”。聚焦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三个试点细分行业,分别新培育转型标杆企业各30家左右、总数不少于90家,分别复制推广企业各15家左右、总数不少于45家。
(九)构建全新赋能生态
构建试点服务平台体系。 聚焦需求侧和供给侧,分批建立试点行业中小企业库、数字化服务商资源库、数字化改造项目库等资源数据库,全面支撑赋能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第三方监理机制,对数字化改造项目开展全生命周期监管。
加快引育数字工匠。组织试点行业中小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技术骨干参加中小企业数字化人才培训,邀请相关领域优秀数字化服务商和转型标杆企业专家,剖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痛点难点与共性需求,明确数字化转型方案路径,提升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能力和实效。结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开展人才政策宣传、培训交流等活动,引育结合造就一批卓越工程师和高素质数字技能人才队伍。聚焦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三个试点细分行业,分别组织讲座培训各3场左右、总数不少于10场。
组织多方供需对接。分阶段分主题组织试点行业中小企业与各类服务机构、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结对子”,促进技术、人才、资本有序对接流动。用好应用场景“部门+中心+公司”日常推进机制,依托“宁创新品”“宁工品推”系列活动平台,分步骤分行业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相关应用场景发布、产品供需对接、标杆企业观摩、政策宣传解读等系列主题活动。聚焦智能电网、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三个试点细分行业,分别开展供需对接活动各4场左右、总数不少于12场。
三、推进计划
(一)第一阶段(2024年11月-2025年2月)
1.2024年11月-2024年12月:建立专项工作机制,编制试点推进工作方案,明确主要目标、工作任务和推进计划,制定支持政策细则。召开工作推进会议,发动企业和服务商参与试点。
2.2025年1月-2025年2月:建设全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1+3”公共服务平台。遴选第一批试点企业,开展行业调研并梳理企业改造需求。遴选第一批数字化服务商、“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搭建服务资源池。
(二)第二阶段(2025年3月-2026年9月)
3.2025年3月-2025年7月:推动第一批试点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同步推进政策宣贯、供需对接、人才培训、第三方监理等工作。开展数字化转型水平评测,完成第一批试点企业改造验收。
4.2025年8月-2025年12月:总结评估第一批试点企业改造完成情况,提炼阶段性试点经验。完成第一批试点企业奖补资金申报和兑现。遴选第一批改造标杆企业、优秀服务商、优秀“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同步开展相关活动进行分享和推介。遴选第二批试点企业,滚动管理数字化服务商、“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对不符合要求的服务商进行动态调整。
5.2026年1月-2026年5月:推动第二批试点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持续推进政策宣贯、供需对接、第三方监理等,加强第一批标杆企业改造案例宣传,开展数字化转型水平评测,完成第二批试点企业改造验收。总结评估实施期第一年绩效完成情况,提炼总结典型案例,准备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期考核。
6.2026年6月-2026年9月:总结评估第二批试点企业改造完成情况,提炼阶段性试点经验。完成第二批试点企业奖补资金申报和兑现。遴选第二批改造标杆企业、优秀服务商、优秀“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遴选“链式”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案例,编制典型案例、“小快轻准”产品和解决方案合集,同步开展相关活动进行分享和推介。
(三)第三阶段(2026年10月-2026年12月)
7.从数字化改造、复制推广、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典型经验做法及财政资金使用等方面开展试点城市工作绩效自评估,总结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南京经验。准备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终期验收。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按照“市级统筹、市区联动,企业主体、政府支持”的原则,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建立试点工作专项推进机制,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要领导总负责,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分管负责同志以及相关业务处室按照职责分工,统筹推进试点各项工作。各区、国家级开发区工业和信息化部门会同当地财政部门,在市专项推进机制指导下,结合实际制定试点方案,分阶段推进各项任务落实。
(二)完善工作机制
统筹利用国家级智库等资源要素,提供试点咨询支撑、评估、验收、推广等多维度服务,构建政府、企业、专业智库等多方合作服务生态。建立跟踪监测通报和动态信息报送机制,确保按期、保质、足量完成试点各项任务。对工作进度、目标完成情况定期开展分析研判,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调整优化工作举措。
(三)强化政策支持
制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等专项支持政策。统筹用好全市智能工厂(车间)、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配套政策措施,对符合条件的参与试点企业和单位予以支持。利用全市工业和信息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支持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产业创新平台、重大技术攻关、产业人才培养等项目给予奖补。鼓励各区(国家级开发区)结合实际出台相关配套支持政策。
(四)总结推广试点经验
以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为契机,探索推进人工智能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场景新应用。发挥南京网络安全产业和技术优势,将工业信息安全保障贯穿试点全过程,探索构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安全防护机制。及时总结宣传推广各区(园区)、企业、服务商试点典型案例和有益经验,营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