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6
政策级别:市级
发文部门:
政策主题:引导扶持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要论述,加快跨江融合、向海发展,建设现代工业名城,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目标任务
全面实施“新型工业化十大行动”,推动全市制造业规模和质量迈上更高台阶。
(一)总量规模持续扩大。2025年,力争全年工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提升先进制造业比重;力争省重大工业项目数、总投资额居全省前列;六大集群产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
(二)转型升级结构优化。2025年,力争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0%,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增速快于规上工业1个百分点以上;力争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升至70,争创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
(三)企业主体攀高争先。2025年,力争新培育省级领航企业4家、新增百亿级企业1-2家;力争新增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5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家;新增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20家。
二、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十大行动”
一是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行动
强化项目牵引,推动38个在手项目早开工、17个续建项目快建设,省、市重大项目全年完成投资超1100亿元。
筑牢产业支撑,力争三年内培育3个超三千亿产业集群。
培优企业主体,梯度培育头部领航、专精特新、小微企业。
加强品牌建设,打造品牌企业梯队。2025年,新增江苏精品15个。
二是实施科创人才引领行动
促进产创协同,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2025年,实施重大技术攻关项目10项,累计建设创新联合体超30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超600亿。
深化产教融合,支持高校加强集成电路等学科设置。加速成果转化,做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库。
加快人才引育,靶向招引一批高层次人才。2025年,新增入选省级以上人才计划人才不少于150人,入选数保持全省前列。
三是实施扩大有效投入行动
鼓励更新提质,统筹推进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2025年,开展30场供需对接活动,擦亮“好装备、南通造”品牌。
强化项目招引,在产业链、科技、资本、央企等招商上取得突破。2025年,确保新签约并注册总投资超5亿元项目和超3000万美元项目550个以上。
统筹土地、金融等要素保障,2025年,供应产业用地不少于2万亩;力争新增制造业贷款规模350亿元,科创积分贷余额达25亿元。
用好各级存量政策,出台推进新型工业化政策措施。
四是实施海洋产业壮大行动
构筑涉海产业体系。深入实施临海地区空间和产业规划,打造“海洋装备之都、先进材料蓝海、新型能源绿岛”三张地标性海洋产业名片。
打造“海洋装备之都”。打造“9+1”海洋装备园区,高水平办好2025南通船舶海工产业展。
打造“先进材料蓝海”。以一批百亿级项目为牵引,聚焦新材料细分领域,加快本地产业链供应链配套。
打造“新型能源绿岛”。加快布局“风光氢储”一体化项目等前沿项目。
五是实施集群筑峰强链行动
提升船舶海工、高端纺织两大国家级集群。建设长三角船舶海工综合产业集群。持续擦亮“好家纺·南通造”品牌。
加快培育国家级、省级战新产业融合集群。力争202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5个百分点。
推进“群链企”协同发展,引导链主企业建立产业链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新模式。
六是实施智改数转网联行动
推进智能化改造,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建设智能工厂。2025年,建成智能工厂基础级100家、先进级20家、卓越级2家。
加快数字化转型,鼓励链主企业牵头打造智能协同的产业链供应链。2025年,开发“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100个以上。
推动网络化联接,加快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算力设施、工业互联网建设。2025年,新建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5G工厂20家;全市5G基站达2.8万座。
七是实施开放协同配套行动
拓展国际市场,推进“千企海外拓市场”。2025年,新增跨境电商企业300家,打造示范产业园3家,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30%;培育高能级本土跨国公司15家。
强化区域协同,共建长江口产业创新绿色发展协同区,加快沪苏通跨江融合发展,清单化、项目化推进重大事项。
提升配套能力,与上海、苏州等组团跟跑、配套融合、共拓飞地。
八是实施两业融合发展行动
围绕制造端延伸产业链,打造一批生产性服务业示范单位。围绕服务端提高价值链,引导制造企业做大产业附加值。围绕市场端配强供应链,打造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平台。2025年,省级以上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和典型标杆累计超过50家;全市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营收超850亿元。
九是实施营商环境优化行动
深化涉企服务改革,成立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优化轻微违法行为免罚轻罚清单。
优化惠企服务体系,推动“惠企通”平台客群扩面、功能升级,开发“政策小灵通”,推出“政策计算器”。
营造良好发展生态,弘扬张謇企业家精神。用好张謇企业家学院资源, 2025年举办产业主题对接活动40场以上。
十是实施绿色安全护航行动
加快绿色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用好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结果。2025年,力争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20家、打造一批(近)零碳工厂和园区。
提升安全水平,深化“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完善“一图、两单、三卡、八必须”安全风险辨识管控。
【图解】一图读懂《南通市推进新型工业化2025年行动方案》
2025-02-06关于印发南通市推进新型工业化2025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2025-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