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15
政策级别:市级
发文部门:
政策主题:引导扶持
一、起草背景
“雨花茶”是南京的地理标志产品,中国十大名茶,并入选《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互认互保产品名单,其制作技艺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为了进一步加强对“雨花茶”地理标志的保护,用知识产权提升其品牌价值,以地理标志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推进“地理标志+”发展模式,促进地理标志与旅游、文创等产业相融互促,“用好一件地理标志,做强一个品牌,发展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2023年南京市积极申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同年12月,“雨花茶”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筹建名单,筹建期为3年(2023年12月至2026年12月)。为切实做好雨花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工作,市政府出台《雨花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建设方案》)。
二、起草过程
2024年3月,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建设方案》起草工作,先后组织地理标志保护专家、南京茶业协会、雨花茶学会、市知识产权强市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多轮研讨,开展建设方案会商,在征求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建设方案》(征求意见稿)。4月,征求了市法院、市发改委、市教育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茶叶行业协会等29个部门的意见,收到市司法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教育局反馈意见3条,经充分论证、合理吸收、修改完善后,报请国家知识产权局指导。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修改意见,进一步修订完善后形成了《建设方案》(送审稿)。市政府常务会专题审议通过,决定由市政府办公厅印发。
三、建设目标
通过示范区三年创建,雨花茶形成特色鲜明的地理标志保护体系,地理标志保护能力有效提升,产品质量特色严格监管,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持续增强,示范引领带动效果明显,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地理标志保护经验,推动南京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6年底达到以下目标。
(一)经济效益:雨花茶种植茶园面积达12万亩,雨花茶一产年产量600吨,年产值5亿元,雨花茶全产业链产值超10亿元。
(二)社会效益:形成完善的地理标志产品技术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保雨花茶产业健康有序发展。雨花茶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用标主体数量占比达到85%,用标企业产值占比60%以上,有效带动全市雨花茶从业人员3万人以上。
(三)生态效益:建成适制雨花茶的茶树良种繁育基地2个,年出圃优质茶苗2000万株以上,满足全市茶树品种更新要求。全市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达80%以上,建成集生产、标准化管理、观光等为一体的生态茶园5万亩以上。
四、建设内容
《建设方案》提出了十项重点工作:一是加强统筹规划整体布局,将雨花茶产业发展纳入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完善知识产权强市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的地理标志工作体系;二是健全地理标志保护制度体系,在举报投诉快速反应、电商合作保护、失信主体联合惩戒等方面力求新突破;三是规范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探索“标志-产品-品牌-产业”发展路径;四是完善雨花茶技术标准体系,修订《地理标志产品雨花茶》《雨花茶加工技术规程》两个标准,制定发布雨花茶实物标准样;五是推进雨花茶检测体系建设,为雨花茶生产者提供专业的检测服务和技术支持;六是强化雨花茶产品质量监管,保障产品特色品质;七是加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力度,开展“春茶保护”“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严厉打击侵权假冒行为;八是加强地理标志保护普法宣传,提升全民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九是推动地理标志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和推广“吃住行游购娱学”多维深度体验的雨花茶文旅,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大文章,延伸建强产业链,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十是促进地理标志产业交流合作,支持雨花茶生产企业运用地理标志制度规则拓展海外市场,让雨花茶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围绕示范区建设方案,对示范区创建工作内容进行任务分解,制定时间表和任务书,明确各部门职责,定期举办示范区建设专题会议,实现政策协同、业务联动和信息共享,确保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
(二)加强经费支持。保障示范区创建经费,拓展经费筹集渠道,多措并举引导市相关部门经费支持,确保示范区建设顺利进行。
(三)加强业务培训。围绕示范区创建要求,面向地理标志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市场主体从业人员,举办系列地理标志保护专题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地理标志专业技能。
(四)加强工作督查。加强对示范区建设的督查,建立示范区建设考核评估机制,对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期考核、定期通报,根据评估结果和发展要求对发展目标进行调整,推动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的落实。
关于印发雨花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方案的通知
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