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7-01
政策级别:市级
发文部门:
政策主题:引导扶持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为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国全省前列提供有力支撑。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了“十四五”我市推进农业数字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
一、政策背景和依据
国家层面。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去年12月,国务院印发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大力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创新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数字化水平。省级层面。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强调,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江苏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要前瞻布局农业数字化,着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新高地。今年4月份,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的实施方案》,明确农业数字化政策目标和重要举措。市级层面:今年6月份,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南京市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建成领先的数字经济名城。
二、政策目标
《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力争打造10个数字化创新引领的智慧园区、20个智能化水平先进的数字化农场(牧场、渔场),建设浦口国家级、溧水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区。
到2023年,建成一批特色农产品数字化产业链和大数据应用场景,全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达到69%以上。
到2025年,绿色化、智能化、现代化生产体系有效建立,农业生产性服务数字化取得重要突破,全市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达到70%以上,居全省前列。
三、重要举措
《方案》提出了14条重点举措和3条保障措施。
在重点举措方面:
一是建设农业数字化服务平台。支持南京国家农创中心搭建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多功能信息技术共享实验室,引进信息领域高端科技人才和优质科研团队,提供高水平数字化特色服务,将农创中心建成长三角地区数字农业的示范窗口。
二是推进农业数字化集成示范。支持南京国家农高区开展农业智慧化试点,加快智能农机装备与技术推广应用,推进“智慧农高区”国家级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全方位赋能农高区数字化建设。
三是加快农业园区智慧化提升。按照“一园一策、数字赋能、全面提升”的要求,打造一批主导产业突出、数字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辐射带动有力的智慧农业园区,到2025年,每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新建智慧化应用示范点3个以上。
四是加快新型经营主体数字化发展。在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生产的基础上,加强农业生产数字化改造。到2025年,新建无人化农场10个、农业物联网示范点50个左右。
五是推动全产业链数字化。聚焦主导产业,加强数字技术在产前、产中、产后的应用,打造一批“链通数融”的特色产业链,促进生产加工数字化、经营流通数据化、质量监管精准化、过程服务高效化、数据信息可视化,助力现代农业产业链优化升级。
六是推动产能监测数字化。依托省“苏农云”平台,加强农业面源污染、减肥控药等动态监测和农业投入品数字化管理,加快高标准农田“上图入库”及智能农机作业数据信息“入网上云”,完善农业基础数据资源库。
七是推动链式场景数字化。加强数字农业关键技术攻关,推广应用省数字育种设计平台和智能农机装备,打造一批先进成熟的“场景+链式”数字化整体解决方案,增强农业生产数字化支撑保障能力。
八是推动生产性服务数字化。大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通过社会化服务云平台,形成“一站式”服务新模式。
九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增强农产品安全保供能力,完善农业投入品数字化监管,打通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数据通道,不断提升快速反应监管能力。
十是提升“三农”金融精细化服务能力。依托省统一平台,以“三农”金融服务需求为切入点,形成“三农”金融服务数据中台,为创新设计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各环节金融信贷保险产品提供更精细的数据服务,打造强有力的乡村振兴金融引擎。
十一是提高农业管理决策能力。围绕农机作业安全、重大自然灾害防范等方面,加强农业安全生产风险预警体系研究,提升农业安全风险全面感知能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风险防控“一张网”。
十二是提升农村集体经济数字化管理能力。持续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数字化管理,依托省平台推进“三地”管理信息化,强化农村宅基地、承包经营权审批与不动产登记发证等信息共享,实现农村集体经济监管透明高效。
十三是加快农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5G网络在农村地区深度覆盖,满足涉农行业应用对5G网络的需求;推动农村地区光纤宽带改造升级,全面实现万兆到镇,千兆到村;加快推进5G、物联网、智能装备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和应用。
十四是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行动。推进浦口国家级、溧水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区建设,力争2022年基本建成。加大乡村数字经济、智慧绿色乡村、乡村数字生活服务、乡村数字治理等方面的试点示范力度,培育一批数字乡村领域建设、运营和管理典型。
在保障措施方面: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各有关部门要把农业数字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吸引科技企业、涉农企业参与到农业数字化建设工作中,提升各类农业生产经营主体的数字素养。健全协同推进机制,细化年度任务清单,明确相关责任,确保农业数字化各项建设任务落地落实。
二是加强协同创新。充分发挥南京国家农创中心、南京国家农高区的平台作用,集聚以院士团队、涉农高校院所为核心的高端人才。采取建立产业联盟、创新团队和产学研用基地等措施,加强技术应用需求调研。搭建智慧农业技术交流合作平台,展示数字农业新技术新成果,促进数字农业成果落地转化。
三是加大支持力度。各涉农区、各部门要加大对农业数字化建设扶持力度,支持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任务。积极争取部省政策扶持,形成部门紧密合作、市区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协同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加强农业基础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采集和治理农业数字要素,整合共享农业数据。
关于“十四五”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2-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