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12个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下称《若干政策》),围绕财政税费、金融信贷、保供稳价、投资和外贸外资、用地用能和环境五方面推出18项举措,以进一步做好预调微调和跨周期调节,着力解决制约工业经济运行中的掣肘问题,确保全年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政策推动下,振作工业经济运行的成效显现。2021年四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现逐步回升态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保持在景气区间;2021年全年工业投资、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实现11.4%和17.7%的增长。 “…
不断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效能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这为做好2022年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心怀“国之大者”,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跨周期调节,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从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担…
◎加大工业、服务业所得税减免力度,今年对中小微企业新购置价值500万元以上设备器具,折旧为3年的可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 ◎常务会议提及,2022年免征公交和长途客运、轮客渡、出租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月1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2021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情况汇报,要求汇聚众智做好今年政府工作;确定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措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继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部分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
前不久,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高速泛在、集成互联、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作为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扩大有效投资的有效手段,“新基建”被多次写入各地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成为打造新经济增长引擎的重要抓手。 兼顾适度与超前 在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各地明确了今年“新基建”发力重点和方向。北京将加强算力算法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释放数字经济新活力的主攻方向;贵州提出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月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4,按可比口径环比上升0.2点,连续3个月上升,接近2021年同期水平,中小企业对发展环境信心不断恢复。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同时,受原材料价格高企、海外订单和运力不足、融资难融资贵、物流成本偏高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恢复和发展情况仍不乐观。下一步,要继续做好保供稳价,着力助企纾困,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协同优化融资环境 融资难、融资贵是长期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难点…
新年伊始,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工业经济稳中向前,努力实现良好开局。1月份,河北、福建等省份工业用电稳中有增,江苏省八大主要行业实现“三增五稳”,湖南省工程机械、汽车、电子等重点行业运行较好,浙江省企业预期总体相对乐观……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工业领域尤为凸显。“我们将把稳定工业增长特别是一季度开好局起好步作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和提质升级,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发挥压舱石作用。”工…
江南时报讯 为引入“金融活水”给中小微企业送来“及时雨”,助力中小微企业虎年开门红。2月11日,苏州举办“开门红、线上贷、利率优”“信易贷”新春惠企大礼包发布仪式暨江苏“信易贷”全省行苏州站活动。据悉,此次苏州市发改委组织全市各大金融机构,给中小微企业提供28种“信易贷”惠企融资产品,最高可获5000万元信用贷款,最低利率3.7%。 据了解,“信易贷”系列活动重点围绕中小微、个体工商户和科技型、进出口外贸、医药等7大类型企业,组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
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1月份金融数据,新增人民币贷款和社会融资规模均超出市场预期。 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98万亿元,是单月统计高点,同比多增3944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8430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0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42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3.36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0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1万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788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1417亿元。 “银行业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发力信贷‘开门红’。”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在接受《…
近期,31个省区市2021年GDP数据先后出炉,并陆续发布了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看总量,不少省份在过去一年实现了跨越式突破,更多省份一步一个脚印保持经济稳步增长。 看增速,2021年各省份普遍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特别是湖北省和海南省的经济增速尤为突出。 看城市,北京、上海GDP总量双双超过4万亿元,而东莞成为全国第24个GDP总量超万亿元的城市,也是广东第4个“万亿俱乐部”成员。 多地GDP总量跨上新台阶 ——广东GDP超12万亿元,湖北经济增速位列全国第一 2021年,多个省份GDP总量跨上新台阶。 广东是名副其实…
随着各省份陆续召开两会并发布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地方经济发展“路线图”已明确。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各地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扩投资、促消费,释放内需潜力方面打出更多政策“组合拳”。多地适度下调增速目标截至目前,除天津因疫情原因推迟召开两会外,已有30个省份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记者梳理发现,对照2021年各地经济增速,除了西藏、河南、宁夏、河北,有26个省份下调了今年增速目标。其中,多数省份的预期增速目标值在5.5%至7%之间,中西部…